應用案例
您當前的位置:產品應用
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
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
【申請公布號:CN108679177A;申請權利人:蘇州市天燁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發(fā)明設計人:唐才峰; 褚承攀;】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包括底座、把手、連桿、滑塊和壓塊,底座上表面的后部設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底座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滑塊設在滑槽內,滑塊上表面的后部設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設有第一旋轉軸,把手的連接部安裝在第一旋轉軸上;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設有第三旋轉軸,連桿的滑塊連接端安裝在第三旋轉軸上,連桿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軸套和第二鎖緊螺母的配合與把手的連接部活動連接,壓塊設在滑塊上表面的中前部。本發(fā)明不僅體積小巧,操作便捷,而且拉緊效果相當持久,特別適合同步帶的二次張緊調節(jié)。
主權項:
1.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把手(2)、連桿(3)、滑塊(4)和壓塊(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7);所述滑塊(4)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7)內,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9)前后移動的通道;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1)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10),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10)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13)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12),所述連桿(3)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12)上,所述連桿(3)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14)、軸套(15)和第二鎖緊螺母(16)的配合與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壓塊(5)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中前部;當所述把手(2)上提時,所述滑塊(4)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后端,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前端。
要求:
1.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把手(2)、連桿(3)、滑塊(4)和壓塊(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7);所述滑塊(4)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7)內,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9)前后移動的通道;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1)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10),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10)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13)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12),所述連桿(3)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12)上,所述連桿(3)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14)、軸套(15)和第二鎖緊螺母(16)的配合與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壓塊(5)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中前部;當所述把手(2)上提時,所述滑塊(4)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后端,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前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的距離以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的距離均大于所述同步帶(9)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的距離與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的距離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4)的上表面與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齊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4)的長度小于所述滑槽(7)的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與所述壓塊(5)接觸的部分設置有防滑槽(1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5)通過鎖緊螺絲(17)安裝在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前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的內側設置有一個頂塊(18),當所述把手(2)下壓時,所述頂塊(18)與所述連桿(3)把手連接端的后端面接觸,頂住所述連桿(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個限位螺絲安裝座(20),所述限位螺絲安裝座(20)中設置有一根限位螺絲(21),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限位螺絲(21)通過穿入位于所述把手(2)握把部上的限位孔實現所述把手(2)的鎖緊。
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設備和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核磁共振或CT設備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核磁共振機和CT機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醫(yī)療設備,病人通常都需要通過移動床才能被送入設備中進行照射。但由于核磁共振機和CT機在工作時不可以存在金屬物件,所以移動床均采用同步帶來進行傳動。同步帶需要保持緊繃的狀態(tài)才可以有效地為移動床提供傳動力,傳統(tǒng)的做法是采用張緊輪,不過張緊輪機構的體積較大,核磁共振機和CT機的空間又比較有限,兩者形成了沖突,而且同步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存在松弛的問題,但張緊輪對于同步帶的二次張緊調節(jié)來說又比較困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以克服現有核磁共振/CT機中該裝置存在的體積大、二次調節(jié)困難、張緊效果不佳等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包括底座、把手、連桿、滑塊和壓塊,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所述滑塊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滑塊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前后移動的通道;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所述把手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所述連桿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上,所述連桿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軸套和第二鎖緊螺母的配合與所述把手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壓塊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滑塊上表面的中前部;當所述把手上提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的后端,當所述把手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的前端。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之間的距離與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均大于所述同步帶的寬度,以便所述同步帶順利在本裝置內通過。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齊平,以保證所述同步帶在向前抽拉時不形成干涉。
進一步的,所述滑槽的長度大于所述滑塊的長度,以便滿足所述滑塊的行程需求。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與所述壓塊接觸的部分設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可與所述同步帶下表面的齒紋相嚙合,配合所述壓塊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所述同步帶回縮。
進一步的,所述壓塊通過鎖緊螺絲安裝在所述滑塊上表面的前部,可方便快速松緊所述滑塊。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的連接部的內側設置有一個頂塊,當所述把手下壓時,所述頂塊與所述連桿把手連接端的后端面接觸,頂住所述連桿,更有效地阻止所述滑塊在所述滑槽內的向后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前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個限位螺絲安裝座,所述限位螺絲安裝座中設置有一根限位螺絲,當所述把手壓下時,所述限位螺絲通過穿入位于所述把手握把部上的限位孔實現所述把手的鎖緊。
當需要對同步帶進行二次張緊時,先將限位螺絲從把手上抽出,并將把手上提至豎直位置,此時滑塊通過連桿的帶動,移動至滑槽的后部,同步帶變得更加松弛,然后擰松滑塊上的壓塊,并將同步帶向前拉緊,擰緊壓塊將同步帶壓住,接著將手把壓下至水平位置,此時滑塊通過連桿的推動,移動至滑槽的前部,并且因杠桿原理在滑槽前部鎖死定位,同步帶變得更加緊繃且不易回縮,最后將限位螺絲插入把手,鎖死把手使其無法輕易被扳動,一次張緊調節(jié)完成。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fā)明通過壓塊將同步帶壓緊在滑塊上,再通過杠桿原理將滑塊緊緊地固定在底座的最前端,實現了同步帶的有效拉緊。本發(fā)明不僅體積小巧,操作便捷,而且拉緊效果相當持久,特別適合同步帶的二次張緊調節(jié)。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的爆炸圖;
圖2為本發(fā)明解鎖時的立體圖;
圖3為本發(fā)明鎖緊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此處所作說明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
參見圖1-3所示,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包括底座1、把手2、連桿3、滑塊4和壓塊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7。所述滑塊4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7內,所述滑塊4的上表面與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齊平,且所述滑塊4的長度小于所述滑槽7的長度。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的距離與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均大于所述同步帶9的寬度,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9前后移動的通道。
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1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10,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10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13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12,所述連桿3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12上,所述連桿3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14、軸套15和第二鎖緊螺母16的配合與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設置有防滑槽19,所述壓塊5通過鎖緊螺絲17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防滑槽19上。
當所述把手2上提時,所述滑塊4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后端,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前端。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的內側設置有一個頂塊18,當所述把手2下壓時,所述頂塊18與所述連桿3把手連接端的后端面接觸,頂住所述連桿3。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個限位螺絲安裝座20,所述限位螺絲安裝座20中設置有一根限位螺絲21,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限位螺絲21通過穿入位于所述把手2握把部上的限位孔實現所述把手2的鎖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申請公布號:CN108679177A;申請權利人:蘇州市天燁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發(fā)明設計人:唐才峰; 褚承攀;】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包括底座、把手、連桿、滑塊和壓塊,底座上表面的后部設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底座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滑塊設在滑槽內,滑塊上表面的后部設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設有第一旋轉軸,把手的連接部安裝在第一旋轉軸上;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設有第三旋轉軸,連桿的滑塊連接端安裝在第三旋轉軸上,連桿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軸套和第二鎖緊螺母的配合與把手的連接部活動連接,壓塊設在滑塊上表面的中前部。本發(fā)明不僅體積小巧,操作便捷,而且拉緊效果相當持久,特別適合同步帶的二次張緊調節(jié)。
主權項:
1.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把手(2)、連桿(3)、滑塊(4)和壓塊(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7);所述滑塊(4)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7)內,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9)前后移動的通道;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1)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10),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10)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13)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12),所述連桿(3)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12)上,所述連桿(3)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14)、軸套(15)和第二鎖緊螺母(16)的配合與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壓塊(5)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中前部;當所述把手(2)上提時,所述滑塊(4)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后端,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前端。
要求:
1.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把手(2)、連桿(3)、滑塊(4)和壓塊(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7);所述滑塊(4)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7)內,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9)前后移動的通道;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1)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10),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10)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13)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12),所述連桿(3)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12)上,所述連桿(3)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14)、軸套(15)和第二鎖緊螺母(16)的配合與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壓塊(5)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中前部;當所述把手(2)上提時,所述滑塊(4)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后端,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前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的距離以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的距離均大于所述同步帶(9)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的距離與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的距離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4)的上表面與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齊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4)的長度小于所述滑槽(7)的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與所述壓塊(5)接觸的部分設置有防滑槽(1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5)通過鎖緊螺絲(17)安裝在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前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的內側設置有一個頂塊(18),當所述把手(2)下壓時,所述頂塊(18)與所述連桿(3)把手連接端的后端面接觸,頂住所述連桿(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個限位螺絲安裝座(20),所述限位螺絲安裝座(20)中設置有一根限位螺絲(21),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限位螺絲(21)通過穿入位于所述把手(2)握把部上的限位孔實現所述把手(2)的鎖緊。
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設備和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核磁共振或CT設備的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核磁共振機和CT機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醫(yī)療設備,病人通常都需要通過移動床才能被送入設備中進行照射。但由于核磁共振機和CT機在工作時不可以存在金屬物件,所以移動床均采用同步帶來進行傳動。同步帶需要保持緊繃的狀態(tài)才可以有效地為移動床提供傳動力,傳統(tǒng)的做法是采用張緊輪,不過張緊輪機構的體積較大,核磁共振機和CT機的空間又比較有限,兩者形成了沖突,而且同步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存在松弛的問題,但張緊輪對于同步帶的二次張緊調節(jié)來說又比較困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以克服現有核磁共振/CT機中該裝置存在的體積大、二次調節(jié)困難、張緊效果不佳等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包括底座、把手、連桿、滑塊和壓塊,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所述滑塊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滑塊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前后移動的通道;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所述把手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所述連桿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上,所述連桿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軸套和第二鎖緊螺母的配合與所述把手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壓塊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滑塊上表面的中前部;當所述把手上提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的后端,當所述把手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的前端。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之間的距離與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均大于所述同步帶的寬度,以便所述同步帶順利在本裝置內通過。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齊平,以保證所述同步帶在向前抽拉時不形成干涉。
進一步的,所述滑槽的長度大于所述滑塊的長度,以便滿足所述滑塊的行程需求。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與所述壓塊接觸的部分設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可與所述同步帶下表面的齒紋相嚙合,配合所述壓塊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所述同步帶回縮。
進一步的,所述壓塊通過鎖緊螺絲安裝在所述滑塊上表面的前部,可方便快速松緊所述滑塊。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的連接部的內側設置有一個頂塊,當所述把手下壓時,所述頂塊與所述連桿把手連接端的后端面接觸,頂住所述連桿,更有效地阻止所述滑塊在所述滑槽內的向后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前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個限位螺絲安裝座,所述限位螺絲安裝座中設置有一根限位螺絲,當所述把手壓下時,所述限位螺絲通過穿入位于所述把手握把部上的限位孔實現所述把手的鎖緊。
當需要對同步帶進行二次張緊時,先將限位螺絲從把手上抽出,并將把手上提至豎直位置,此時滑塊通過連桿的帶動,移動至滑槽的后部,同步帶變得更加松弛,然后擰松滑塊上的壓塊,并將同步帶向前拉緊,擰緊壓塊將同步帶壓住,接著將手把壓下至水平位置,此時滑塊通過連桿的推動,移動至滑槽的前部,并且因杠桿原理在滑槽前部鎖死定位,同步帶變得更加緊繃且不易回縮,最后將限位螺絲插入把手,鎖死把手使其無法輕易被扳動,一次張緊調節(jié)完成。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fā)明通過壓塊將同步帶壓緊在滑塊上,再通過杠桿原理將滑塊緊緊地固定在底座的最前端,實現了同步帶的有效拉緊。本發(fā)明不僅體積小巧,操作便捷,而且拉緊效果相當持久,特別適合同步帶的二次張緊調節(jié)。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的爆炸圖;
圖2為本發(fā)明解鎖時的立體圖;
圖3為本發(fā)明鎖緊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此處所作說明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
參見圖1-3所示,一種開式同步帶張緊裝置,包括底座1、把手2、連桿3、滑塊4和壓塊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開設一道滑槽7。所述滑塊4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7內,所述滑塊4的上表面與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齊平,且所述滑塊4的長度小于所述滑槽7的長度。所述滑塊4上表面的后部設置有兩個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的距離與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均大于所述同步帶9的寬度,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和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共同形成一條可供同步帶9前后移動的通道。
兩個所述第一旋轉軸安裝座6之間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1設置有一根第一旋轉軸10,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10上;兩個所述第三旋轉軸安裝座8之間通過第三鎖緊螺母13設置有一根第三旋轉軸12,所述連桿3的滑塊連接端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12上,所述連桿3的把手連接端通過第二旋轉軸14、軸套15和第二鎖緊螺母16的配合與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活動連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前部設置有防滑槽19,所述壓塊5通過鎖緊螺絲17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防滑槽19上。
當所述把手2上提時,所述滑塊4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后端,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滑塊移動至所述滑槽7的前端。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2的連接部的內側設置有一個頂塊18,當所述把手2下壓時,所述頂塊18與所述連桿3把手連接端的后端面接觸,頂住所述連桿3。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部的一側設置有一個限位螺絲安裝座20,所述限位螺絲安裝座20中設置有一根限位螺絲21,當所述把手2壓下時,所述限位螺絲21通過穿入位于所述把手2握把部上的限位孔實現所述把手2的鎖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